也不知道這幾天是怎麼了,不停夢見準備回台灣的那一天,不管夢境如何發展,印象最深的橋段永遠是我們在機場忙碌和緊湊的那一幕。
回到家的第一天,媽就把我叫過去問在澳洲生活這大半年來的感想
我說... 外來人口讓雪梨變得有點亂,但雪梨聚集了世界各國的精華,生活相當便利。
其他城市會比雪梨還來的有身處國外的感受,當地人不只耐心又友善,也非常熱情
而澳洲對個體和自由意志的尊重,讓我印象深刻
父母沒有過度保護小孩,以致於孩子們從小小孩開始就很有主見。
五六歲的小朋友已經可以獨自在海邊學衝浪,沒看到父母因為孩子從衝浪板跌下來就尖叫驚慌衝向海中的。
孩子長大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科系,翹課打混父母當然會覺得不妥,但不會說哪個科系沒前途、你這樣以後沒出習之類的話,總之,你是要對自己負責。
再來,幾乎一半以上的人都很享受自己的工作,很快樂很有精神的在做事,鋪路工人聽著 "動次動次" 的音樂,收垃圾的人聽iPod,隨著旋律一邊完成自己喜歡的工作,不分城市都是如此。
我們常常以為外國人的悠閒來自於步調很慢,但就我觀察,其實他們很注重效率。
像澳洲人力非常昂貴,雇用方式以Part time或Casual居多,雇主很怕多付錢,被雇用的人也很怕吃虧做白工,所以,在有限的時間內專注完成工作就比你沒日沒夜搏命來得重要。
國外的職場當然是相當競爭的,但我覺得,其實只要語文熟練起來,台灣人的競爭力絕對不會輸給外國人或在國外生長的華人(反正台灣人習慣長時間工作,再加上願意多吃一點虧,多留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在公司加班,老闆就已經很感謝了)
老闆尊重每個員工的想法,看每個人的優點,讓每個人朝向自己的特質去做適合的事。不會去評斷對或錯,也不會去干涉太多,所以有時候我反而覺得在國外的工作壓力沒那麼大,因為是對自己負責
至於我自己的收穫... 就是學會「接受」這件事吧
不喜歡雪梨火車上的髒跟亂,卻得每天靠火車來通勤,最後與其說是習慣,不如說是只好接受現狀。
也許,從我下飛機那一刻開始,就已經準備接受澳洲的一切了吧!
像是在機場抱著行李箱睡覺...
選擇住在靠近火車鐵軌旁、外加每晚來三趟超吵掃街車的Unit,即使樓上住戶家暴尖叫狂奔到房東被嚇醒,我都可以睡死到完全沒聽到....
這對以往在台灣睡覺容易被驚醒的我來說,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,沒想到來澳洲,我卻辦到了
所以像是後來坐在布里斯本廣場的椅子上睡午覺這種街友般的行為,似乎也沒那麼稀奇了...
以前我覺得自己還算是有耐心的人,但其實只是按耐著內心的焦躁和那一把不耐煩的無名火而已。
剛到澳洲時,不習慣火車、公車的班次總有至少十分鐘以上的間隔,有時到了假日的離峰時間,甚至要等半個小時以上才有車,我總是會查好時刻表才去站牌或是車站等車,深怕等太久。
後來慢慢的,偶爾在等車的時間觀察當地人,她們在這段等待的過程中,有的人會坐在椅子上看看藍天(是阿,澳洲的天空爆炸藍),有的彷彿就準備好要等待,從提袋裡拿起一本書迅速進入閱讀狀態,有的甚至可以放鬆到就在椅子上打盹。
看他們平靜自在的模樣,「等待」似乎變得美好了起來,反正急也急不得,就接受時間緩緩在鼻息間流動吧。
我常說澳洲人很怪,無論晴雨都不撐傘,即使好端端的晴天突然下起雨,也沒有人狂奔躲避,大家只是維持原本的步伐和速度向前。
行人過馬路時,綠燈號誌會發出機關槍式的掃射聲,每次才跨出去沒幾步就很快又轉回紅燈,剛開始我會焦慮的一邊跑一邊過馬路,久了就習慣和他們一樣慢步行走。
總而言之,就會發現它們很接受每個當下,坦然接受並適應環境給他們的一切,可是也沒有因此打亂他們原本的計畫和步調。
所以,即使我們常在公司大聊特聊有多麼想念台灣,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情就聽見有人嘶吼著:我要買機票回家! 平心而論,澳洲在我的記憶中,始終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~ 它接受我的方式,讓我接受了「我是我」,也喜歡「我是我」。
留言列表